I'm a sucker for compact cameras.
不管是數碼相機還是膠片相機,隨身相機在我的器材庫中總有它們的一席之地。
我深愛著我最近兩個月每天塞口袋裏面的GR。但是我想也是時候在隨身家族裏加入新朋友了。
這臺Olympus XA是我的下一個收藏品。
雖然也不算是什麼稀有物,但是相信我應該會很珍惜它。我一直在找一個比我的Konica C35和Canon Canonet QL17 G-III更小的手動對焦隨身相機,而這臺XA正是我選擇的答案。
Olympus把35mm的小廣角鏡頭配合F2.8的光圈做到這麼小的機身裏面,實在很難得。據說這裡面的鏡片裏面還有一枚是螢石鏡片,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
用了XA拍超過10卷了。大多數喂的是價格相對低廉的Lomography 800和Kodak Ultramax 400,少數是Kodak Super Gold 400。
這顆鏡頭的發色在我用過的相機裏面是算反差比較好的,而且也算挺銳利。小小的一顆鏡頭,卻有大大的表現能力。
和我的Lomo LC-Wide比較像的是,XA上面的這顆F.ZUIKO鏡頭也有很明顯的暗角。就算縮了光圈之後,暗角還是很明顯。喜不喜歡這種濃烈的暗角我認為是看個人喜好了,但是暗角確實是光學上的一種缺陷,這個我想應該還是能被廣泛認同的。
我很喜歡拍high key一點的照片。以前用Konica和Canon的時候,這兩家的隨身相機對於highlight的呈現並不是非常討我喜歡。拍膠片相機的時候,我對細節不是很在意,但是我希望過曝也能很creamy、有氣氛。這是我對鏡頭描寫特性的一大打分點。
XA在這點上我認為還算是合格。
如果對著太陽拍的話,鬼影和眩光也得注意。Olympus一直到數碼時代,鍍膜技術才開始被人廣泛認同。雖然不是說XA對著太陽畫質一定就會稀巴爛,但是生於上世紀70年代晚期的它畢竟不是數碼時代隨便都有奈米鍍膜的產物,該收斂的還是要收斂一下。
當然啦,我不覺得畫質是隨身相機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標尺。操作感和體積也十分重要。
體積不用多說,知道能輕鬆塞口袋就行了。
操作感對我來說不是100%的滿意。取景框又暗又小,而且基線短、對焦行程也很短,導致大光圈下很容易沒對上焦。對於喜歡盲拍的人,XA也沒有景深尺,所以要算景深還得自己換算,十分不方便。
我有提到這個取景器在晚上基本看不見黃斑的合焦框框嗎?
還有位在左邊的快門速度指針也得常時移動眼睛才能好好看清楚。一面要看構圖一面要看快門速度,對於平常求快的人來說真的有點小吃力。
網路上看了很多文章,XA的粉絲好像不少。我大概不算成為了狂熱信徒吧,但是它確實是一台可以試試看多用的相機。希望以後能繼續分享心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